Language Switcher

四、談清靜

         透過對心性、無常的更深層體認,時時觀照自身的修行境界,也許是一般人以為的修行常識,為師在此必須誠懇地提醒﹕修行的實踐在日常生活的灑掃應對進退中﹔「灑掃應對進退」是整理環境、與人相處的最基本工作,但也是一般人最容易忽視的工作。佛學的流傳、實踐,經過千年,已經呈現花爛映發的局面﹔對經典的研究,亦已達到燦然大備的程度。特別是在台灣,可以算是佛學植根的淨土,但同學再觀察一下台灣的社會,可以稱為淨土嗎﹖是否佛學越盛行、出家眾越多、吃齋唸佛的人越多、佈施修法的人越多……,社會就越清靜﹖答案自在各位同學心中。再回到「灑掃應對進退」的深層思維﹕灑掃是整理的基礎,「灑淨」、「掃除」不就是許多師父經常提醒我們的修行儀軌或作為嗎﹖所以灑掃的基本層次便是整理環境,更高的層次則是整理生命。應對是人際關係的基礎,現代人不正講究溝通嗎﹖溝通必須放下自我的角度,尊重、聆聽別人的觀點,才可能完成有效、和諧的溝通,這不就是修行強調的破執、眾生平等嗎﹖進退是做人應謹守的分寸,也就是維持人際關係間的適當距離﹔有距離,才有轉圜的空間,有距離,才有自在的悠閒。同學願意進一步思考「灑掃應對進退」的修行道理嗎﹖因此,在本篇〈談清靜〉的主題中,為師準備以「灑掃應對進退」的修行之理為基礎,為同學分析、釐清現代人可能忽略掉的宇宙實存現象與修行該有的覺察。

        宇宙萬物一體,所有的存在都是空性性存在。宇宙中的所有萬物,無論已存在、未存在、將存在,都具備已經圓滿的質素,所謂「質素」意指某種基因﹔基因是構成物質存在的必要條件,但不透過特殊管道,並無法明白、掌握基因的存在,因此在佛學上的假設,這種質素就被稱為「佛性」。佛性是人人具足、可以成佛的質素,這個前提必須先得到信仰上的認同,否則一切的修行皆失去基礎點,即是失去修行的意義。也許有同學質疑這個假設如何成立﹖為師先舉個例子吧!「白沙在涅,與之俱黑」,這是荀子從大自然中得到的事理觀察,這個例子也很適合作為佛學的分析﹔黑土在水中稱為涅,白沙在沙岸上原是白色,一旦進入水中,自然受到濁染,此時是水沙交融,全變為黑色。那什麼叫涅槃﹖雖然原是梵文的音譯,但中文的奧妙也在音、義間常有一定的關聯,「槃」是盛水的木盤,與「涅」字結合後,便形成一種頗有意境的詞彙﹕任何物品進入黑水中都會被染成黑色,但土壤可以孕育各種生命,樹木從土壤生根後,可以成長,可以茁壯,可以做成器皿﹔水被掬起後,盛裝在木盤上,因為水和沙的比重不同,沙子會沉澱在盤底,但木盤固定後,沙歸沙,水歸水,木盤還是木盤,一切都各自歸位,各自佔有存在的空間,這就叫做涅槃。回到原始的存在狀態,一種互不干擾的存在,各有美妙的型態,都是宇宙的唯一,都是珍貴的存在,也就是生命的原始點——清靜,佛性即在此種清靜的原始狀態下呈現,也就是修行的最高目標﹕證悟涅槃。回到原來的舉例,白沙、黑土、流水的存在其實並不存在,因為都是一個整體,都有牽動的因緣,隨時都會產生變化﹔但也都具有穩定存在的質素,即當一切都回歸於清靜時,所有的存在才獲得如實的真實意義,修行其實就在幫助我們企及此種真實意義,不再受空性性存在的著相干擾,看清萬物的存在本質。此時花還是花,鳥還是鳥,「我」還是我,一切圓滿於真正的開悟,就是為師提出佛學假設的原理﹔所謂「佛學」都來自於對宇宙大自然的觀察、體悟,並不玄妙,真理就在尋常事物中。

        同學也許更要質疑為師提出的涅槃用例,似乎簡化了佛陀的偉大﹔為師在〈談開悟〉中不是已論及﹕「偉大就寄寓在平凡中,深刻的道理其實就在尋常事物中。」為師的「簡化」並非想降低佛陀涅槃的莊嚴性,只是想藉這個舉例讓同學明白﹕如果我們連日常生活、時時接觸的事理,都如此粗疏地對待,如此輕忽它的重要性,那我們對佛學的理解、對佛陀的恭敬都可能產生虛假,都可能是自欺欺人,都可能在無意中落入貪、嗔、癡而不自覺,這也是目前許多修行者的障蔽﹔即佛理、人理二分,如此都可能成為糟蹋偉大真理的假修行。從「清靜」這個涅槃根據,落實於日常生活的理解,為師便由此深入論述「灑掃應對進退」之理。每個人扮演的角色是複雜的,也是相對的,在一種遷動的人事變化中,唯有保持一顆清靜心,才有可能圓滿一切的人事作為與身為人的宇宙責任。首先從「灑掃」與清靜心談起,環境的雜亂未必影響清靜心,但一般人的「清靜功力」未必能達到心不為境所遷,自然而然會受到環境的影響﹔髒亂的環境極易使心的清靜度受到濁染,所以許多師父也告訴大家要勤於整理環境,道理就在這裡。各位同學,自身所處的環境圓滿了嗎﹖生命內的濁染清除了嗎﹖

        接著談「應對」與清靜心。在紛雜的大千世界中,如何圓滿一切無法逆料的因緣,認清個人與他人的對應關係,是圓滿的第一步,即〈談開悟〉中所談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其次是認清個人的不同角色,即一個人可能同時具有多重身分,每一種身分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中,所必須圓滿的必要條件。因此,身分、角色是變動的,老闆回到家可能是位父親,媽媽出了門可能變成秘書,但不管角色如何轉變,仍是同一個存在個體﹔只要回到對人的基本尊重,時時以他人的需求為第一考量,同時不漠視自己內心的渴望,在兩者間盡量取得平衡點,並將這個平衡點的空間拉大,讓自己與他人都有更寬闊的生存空間,許多衝突與紛爭便有機會得到覺察與修正的機會。現代社會中,許多衝突與紛爭源自於雙方的我執及模糊空間太小,所謂「模糊空間」即是人際間相處的藝術﹔藝術是美,美必須在適當的距離才會被發現。我們常以自我的觀點批判他人的行為,評斷他人的價值,從「我」的角度出發,是完全貼近個人生命的主控性,何來「距離」﹖沒有距離,何來美的欣賞空間﹖沒有欣賞空間,何來模糊﹖沒有模糊,何來因緣聚合的圓滿﹖宇宙萬物因「緣」而化現,諸佛菩薩因「悟」而化生,這是空性性存在的基本實相,更是清靜境的具體內涵。

        最後談「進退」與清靜心。什麼叫分寸﹖分寸就是人際關係圓滿實現的適當距離評估。因為角色、身分是變動的,在變動中必須有一個不動的因子,才能拉出適當空間﹔適當與否就必須有一個實存的標準確立,才能以靜制動,以不變應萬變,這個不動的標準就是分寸。舉例而言,一位老師站在講臺上,說話得體,應對得體就是拿捏好做老師的分寸,所謂「得體」,就是符合角色、身份的恰當言行﹔但如果學生逾越分寸,在課堂上詢問老師個人的隱私或喜好(詢問的起心動念出自於學習以外的俗情),此時老師如果回答,便是失卻為師的立場,因為「學生」的無明不該被滿足,同樣的,學生也失卻為生的立場,因為「老師」的超然性不該被牽動(師生關係是所有因緣中最需要善巧處理超然性者)。因此,只要分寸與清靜心結合,就能清楚處理每一次的人際對應﹔即站在每一個應對的角色當下,尋求最合宜的言行舉止,不逾越角色的世俗標準,圓滿角色應有的作為,就是「分寸」的修行意義。清靜在自省後的圓成,圓成需要覺察,覺察必須出自個體在天地間的定位﹔把握定位的原則——灑掃應對進退,使生命回歸本來無一物的寧靜,使生命中的雜質(妄念、妄動)過濾到最原始、乾淨的狀態,就是「生命的本質在於清靜」。

愚師與各位同學共勉!

妄念妄動源妄相  天地大化本無相
修行清靜在自省  破執無相真清靜
有因有果無牽動  真積力久在不動
無業無緣有法喜  落於無相真解脫
灑掃應對及進退  諸生切莫怠輕忽
日常生活有禪意  返觀自性覺禪境
無為法生有為機  便知佛法無邊趣
謙卑精進修行路  懇請諸生勤自勉

禪修思考﹕

問題一﹕思索一下,在世俗中最不喜歡扮演的角色為何﹖為什麼﹖再思索一下,這個角色具有什麼修行意義﹖

問題二﹕在所有的人際相處中,最困擾你的因緣是什麼﹖為什麼困擾﹖你在這段因緣中扮演的角色為何﹖困擾的起心動念是什麼﹖放下自己,忘記對方,試試角色互換,感受你可能給對方的困擾,再問問自己,生命的本質是什麼﹖然後接著進入〈談心性〉中一片寧靜的禪修冥想。

何富雄 于 武禪書院  2002年八月

站內文章搜尋

loading...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