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Switcher

五、談慈悲

         世界上各大宗教的教義中都強調慈悲,所謂「慈悲」是指人在宇宙中定位時,願意思考其他有情眾生的需求﹔也就是不以個人主觀與客觀的際遇為第一考量,願意不斷付出自己愛的能量,在付出的同時並未思考世俗的報酬與聲譽,在付出以後也未衡量個人的損失與收穫,並持續性地堅持以他人和自己的整體提升為依歸,這是為師對「慈悲」先做基本定義。其實大家對慈悲這個詞語應該非常熟悉,甚至也有不少同學一直自認為對人非常慈悲,或以慈悲作為選擇跟隨上師與否的標準,所以可能也有同學覺得疑惑,慈悲既然是大家非常清楚、耳熟能詳的主題,為何為師還要多此一舉地在這個主題上做文章﹖因此在這篇文章中,為師想和大家談談慈悲的願力及慈悲與空性間的關聯,並提醒大家在個人修行與圓滿和他人的因緣時,可能疏忽的問題。

        在〈談清靜〉中,為師指出「模糊空間」是圓滿眾多複雜因緣時的重要依據,因為每個個體的特質不同,需求不同,每個人為自己設定的生命目標也不同;所以人際間的相處,如果能多了一份轉圜的空間,讓每個人的存在需求都有滿足的機會,許多衝突與紛爭自然可以因為各自尊重、包容而得到化解。但當對現世做更深刻的觀察時,我們可能會發現,許多衝突的起源正因為大家的欲求太接近了﹔以升學為例,第一志願是所有考生的共同目標,為了爭取這個共同目標的實現,我們的青年學子過著三更燈火五更雞的生活,戴著厚厚的眼鏡,不知道什麼叫輕鬆(許多父母都告訴子女﹕唸書是最輕鬆的。請家中有子女的同學再思索這個「安慰」實際嗎﹖),不知道什麼叫「灑掃應對進退」﹖不知道什麼叫「大自然」﹖不知道什麼叫「得之我幸」﹖不知道什麼叫「謝天」﹖不知道什麼叫「分享」﹖因為父母、老師、社會教導年輕人只要考上第一志願,一切都會水到渠成,所有世俗的成就、價值都因為考上第一志願而圓成。可惜的是第一志願只有少數人可以順利考上,其他更多的學生都必須選擇非理想中的學校,都必須承認自己不是最優秀的品種,都必須更精進於其他的求生存之道﹔假以時日,這些年輕人也為人父母時,在教育自己子女的方法上,因為體認到現實面,又繼續重複社會既定的價值觀:「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同學們,這就叫做「輪迴」,也是一般俗稱的中國士大夫傳統,什麼叫傳統﹖傳統如果變成限制人發展空間的符號,在修行上應該叫輪迴!有多少年輕的生命死於這個傳統﹖有多少創造扼殺於這個傳統﹖又有多少人際關係毀於這個傳統﹖因此為師想指出,願意給生命多一些自由,多一點生存的假設,多一點知足的感恩,就是「慈悲」的第一個層次﹔即是在慈悲的體恤下,給生命更大、更妥適的模糊空間。尊重每個人到世界上應該有各自的因緣與發心,如何幫助生命尋找到在宇宙間的定位,尋找實現個人真正價值的所在,就是我們在面對自己與眾生時,可以提醒自己的慈悲。

        其次,慈悲的基礎點是以他人存在的空間、時間為考量,付出真正利益於他人的力量。佛學上強調的利他之心,人人皆知,但在實踐上卻極易掉入我執中﹔為師仍然以第一志願為例。在這個傳統的輪迴中,大多數父母都以社會功利性的現實面為考量,強調愛子女,強調社會經驗與歷練,並以此為基準點教導子女,試問家中有子女的同學﹕你曾經看過子女因學業、友誼受挫而流下的淚水嗎﹖你曾經「感同身受」嗎﹖你曾經聽過孩子內心深處對社會的箝制發出不平之鳴嗎﹖你曾經問過孩子快樂嗎﹖答案自在同學心中。社會上多少人一直重複做著傷害他人的事,卻安心自在﹔只因為「我是為了他好」、「他以後就知道」、「他經驗不足,什麼都不懂」……。同學們,到底是誰不懂﹖到底是誰利用為人父母及為人師表的優勢去欺壓孩子而不自知﹖到底是誰一直以佛法包裹自己錯誤的我執及我慢﹖是誰﹖只有捫心自問!如果每個人真正站在他人的立場,真正無目的地付出關懷及愛心,尊重孩子是獨立的個體,願意傾聽孩子真正的欲求,放下自己的堅持,台灣的教改才有真正的希望!從這個點擴大,同學自應明白,真正的慈悲必須站在尊重、平等的立場,看待每一個生命都是宇宙的唯一,都有存在的價值;即使「他的」和「我的」價值觀不同,但萬物一體,從整體的角度來看都一樣,即是﹕「我」希望達成目標,「他」也希望達成目標,「達成目標」的目的是一致的。因此為師懇請各位同學在對人付出關懷時,一定要先放下自己的觀點,考量對方的觀點,做一個最客觀的判斷再付出,否則只會帶給別人壓力而已,就不如不付出了﹔因為生命自然會找到出口,「個人業力個人擔」,放下吧!

        同學可能認為為師此番論述太嚴苛,但為師仍然強調﹕「沒有覺察,沒有修行」,修行只有自省,否則再多的佛理也只是空性性存在而已,無法發揮作用,唯有佛理落實於人理中,佛法才得到真正存在的價值。諸佛菩薩和眾生都是一體,都是平等,二者的差別只在「覺」而已。「覺」包括開悟,包括菩提心與菩提智,包括清靜與慈悲,包括堅毅與精進,菩薩之所以成為修行的典範,肇因在此,我們努力修行的方向亦應在此。什麼叫末法時代﹖就是人倫社會、宇宙自然都看似失去希望,「整體」都在人類無止盡的慾望中、都在對真理一知半解的情形下崩潰瓦解﹔這個時代需要典範,足以當作典範的人就可以成為諸佛菩薩。所以,是否親眼見過諸佛菩薩其實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我們是否有能力在人群中發現值得我們學習的典範,這就是化現的諸佛菩薩,這就是方便法門;所謂「修行開悟本無方」,不要以為諸佛菩薩只化現在佛門,各行各業都有諸佛菩薩的化現,世界每一個角落都有待渡的眾生,這是諸佛菩薩修行的願力,即「何處有待渡者,便有菩薩現」。生活處處充滿禪機的原因,也在於證悟涅槃的方向並非侷限於某個軌道,讓修行落實在日常生活中便是修行的終極意義,同學一定要將佛理應用在生活上,努力圓滿所遇的諸多因緣,修行才會真正得到諸佛菩薩的指導,所謂修行上的「善因緣」,其由來的究竟意義在此。

        最後,為師仍回到第一志願的舉例。其實同學仔細觀察,那些進入所謂第一志願的人,是否真的就一路順遂、心想事成?同學不要忘了第一志願中還有第一名,第一名只有一個,那些少數進入第一志願的人承受的壓力更大,但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難道只有第一名嗎?第一名和快樂、慈悲又有什麼關係呢?如果修行的道路沒有第一名,卻有宇宙的唯一,同學們,我們為什麼又要堅持世俗的第一名,竟忽略宇宙的唯一這項恩寵呢?每一個存在個體都是唯一,都是眾多因緣集合而化生,都是諸佛菩薩發願並努力護持的生命,這是宇宙的大悲心,是宇宙中空性性存在後的圓滿質素,就是「慈悲」的究竟意義。萬法歸一,人世無常,包容每一個因緣的牽動,認清並肯定無常中所寄託的修行意義,願意捨離一己的「離苦得樂」,以眾生開悟解脫為念,這叫做菩提心;菩提心是將慈悲心的願力擴大,將個人的「離苦得樂」轉化為幫助眾生的「離苦得樂」,並積極尋求幫助眾生離苦得樂的善巧,這是慈悲的最高成就。同學們,菩提心的培養必須站在眾生平等、生命尊貴、捨離小我、圓成大愛的基礎上,只要朝這個方向修行,修行的基礎是穩固的,修行的願力才有機會發揮作用,個人與群體才能得到整體的提昇,唯有整體提昇,修行的歸止才有達成的契機;宇宙萬物一體,「不渡眾生,誓不成佛」,是偉大的悲心願力,更是修行的究竟意義。在修行的道路上,為師感謝有你們的存在,個人才有調整的空間;感謝有你們的存在,個人才有圓成的因緣;感謝有你們的存在,個人才有涅槃的可能;這是為師個人的修行心得,提供給各位同學參考,希望各位同學也能以此種態度看待所有的有情眾生,如此便能體會本文強調的主題——慈悲。

愚師與各位同學共勉!

生命原無相  化現有因緣  諸佛大悲心  救苦無盡頭
眾生勤修行  終能證佛果  慈悲人人曉  我執未必知
若入我執相  慈悲成殘忍  離苦得樂欲  眾生皆希冀
若入我慢故  終因無常苦  逆轉出輪迴  破執為優先
涅槃成究竟  便需精進行  修行不退轉  利他遂眾願
菩提為依歸  覺悟在圓成  佛國真淨土  化現在紅塵
紅塵覓典範  是為方便法  轉益多師途  慈悲為定止
清靜明心性  菩薩現眼前  諸生要明時  歲月不待人
捨離返清靜  今生誓成佛  成佛助眾生  便成大涅槃

禪修思考﹕

問題一﹕在生命歷程中,最痛苦的記憶為何?思索一下,如果決定走在修行的道路上,這個痛苦的記憶是否能轉為修行的資糧?觀想這個痛苦經驗如果發生在你最討厭的人身上,自己的起心動念為何?如果發生在你最喜愛的人身上,起心動念又如何?

問題二﹕回想一下,成長過程中,對哪一段父母的「教誨」最排拒?如果你已為人父母,省察一下那個「教誨」還在嗎?在哪裡?如果不在,到哪裡去了?

何富雄 于 武禪書院  2002年八月

站內文章搜尋

loading...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