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Switcher

十、談觀自在

        各位同學,新年度的開始,不知大家有什麼新的年度計畫?坦白說,為師從不敢奢望新年一定有「新的開始」,反而在每一個新年開始前,再一次檢視過去的歲月中,自己又修正了多少無名、習氣,及把握多少的修行因緣;在不斷地返觀,不斷地靜坐中,沉澱生命中的雜質,認清修行的方向,這是為師認為更重要的工作。任何修行都必須回返自己的內在生命,唯有不斷地回返,不斷地檢視自己的起心動念,不斷地脫離社會既定價值(所謂的「脫離」並非否認,而是再一次審視既定價值是否合於宇宙常軌?是否只是大多數人貪嗔癡的具體展現?是否合於個人的修行軌道?)種種的檢討、返觀都是為了圓滿自己的佛性根底,也是佛學上所謂眾生平等的基礎;這個人人本來具足的佛性根底就是「自在」。「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是大家熟悉的《心經》起始文句,為師以此向大家賀年,期勉新的一年是各位修行的自在年,更願以此篇文章提醒大家:觀自在,觀佛性本根;觀無常,觀心性清靜;觀空、觀無、觀有,觀一切有相無相,成就更具願力的大圓滿自在。

        為師對「自在」一詞先做世俗諦的詮解。所謂自在相對於他念,一般人在面對紅塵眾生時,第一個念頭其實是「認識」,認識自己和他人的不同,認識自己和他人的關係,認識自己和他人共同組成的環境,認識自己和他人的交往、互動和發展,種種的「認識」其實已產生相對的分別,甚至是相對的競爭與執著,這是一般人具有肉身存在之後,一定會產生的修行問題,也是必須深切認知的修行基礎;所謂「煩惱即菩提」,已說明了自在與他念在某種修行進路上,可以視為同一件事,也是為師不斷強調苦樂同源的究竟意義。因此,認識自在與他念是同一件事,更是「觀自在」的基礎;只有在這個「自」與「他」緊密連接後,才能真正理解佛學上強調自利、利他的究竟意義,自利是利他的圓滿功果,利他是福報的回返現象。

        何謂「自利是利他的圓滿功果,利他是福報的回返現象」?記得為師在《談業力法則》一文中曾經強調:業力正如一條看不見的絲線,有了作用者,線頭的一端即綁在始造者的手上,只要假以時日,線頭的另一端最後一定會回到始造者身上,這是宇宙間很微妙的現象,即是宇宙的「圓成」。因此,我們生活在每一個時空的當下,在已覺知、未覺知中,都無可避免地與他人產生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一定會產生業緣,雖然為師曾說所謂的善報、惡報其實只是就修行的調整而言,但落在世俗諦解,當然仍有個人希望得到與希望規避的因緣,即人人都欣喜於善緣、恐懼於惡緣;如果同學在審查自心時,發現自己也有如此現象,很簡單,從今天起,凡事替他人多想一點,利益多讓一些給他人,只要多付出一些,按照業力法則的原理,這個「付出」其實最後是「收穫」,最大的贏家不仍是自己嗎?為什麼還要因為自己的暫時損失而悲憤,甚至憎恨、傷害他人,殊不知這個憎恨、傷害,按業力法則原理,最後又回到自己身上,使自己成為最大的輸家。請問同學,你希望當「贏家」?還是「輸家」呢?因此,所謂的審視起心動念就是希望同學做每一件事時,能夠緊緊抓住一個原則:與人互動時,多存一絲替人謀福利的念頭,少一絲與人爭鬥、計較的心機。什麼叫退一步海闊天空?道理很簡單,但要要求自己切實做到,這才是在修行的路上;只要是在修行的路上,時時刻刻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將心比心,願意多給他人一些「模糊空間」,尊重每一個生命都有自己圓成的軌道與方式,放下對他人期待的執著,轉而變成對自己修行的要求,這就是「自利是利他的圓滿功果」。因為只有在自利的基礎上(同學要區別清楚自利並不等同於自私,在修行的路上自利是證悟涅槃的基礎,自私卻是我執與貪嗔癡的交互作用),利他的可能才得到保證;即唯有達到修行的最高果位,完成了自渡的工作,使個體達到完全開悟的狀態,才能散發最大的渡化魅力。因此,自渡的終極目標是為了渡人,渡人的究竟果報是圓滿了自渡,二者無別;回到生命中的每一個當下,就是「笑口常開,笑盡天下事;慈悲為懷,懷盡天下苦。」

        接下來再談什麼叫「利他是福報的回返現象」?同學們,以人類現今的科技可以測出宇宙的範圍嗎?不能!所以說是無垠無涯;未來測得出嗎?按照無限大的定理,依舊不能。「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也點出了宇宙的無限寬廣性;回到生命的原始點,契合宇宙性的永恆、有常、清靜自然,這種經驗其實人人可得,時時可得,並不玄妙,這種經驗就在無心無念的個體生命中。用關懷的心靈面對眾生的貪嗔癡,用積極的行動幫助眾生離苦得樂,用善巧的方法轉化受報時間點的逆緣,用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修行積聚智慧資糧,這就是福報。福報是一種享受,享受與眾生互動的善因緣,享受宇宙自然的恩寵,享受離苦的大樂;但請同學再回過頭看看為師對福報的簡單定義,哪一件是從自己的獲利出發?哪一件不是為了眾生?再看看福報的享受,哪一個享受沒有「自己」?所以利他不就是福報的回返現象嗎?因此,修行時應該不存福報的念頭,所謂「自作自受」也可以作為業力法則的客觀陳述。當年梁武帝三次捨身同泰寺,以為自己積聚了眾多福報功德,達摩祖師卻回答他:「無有功德」。同學們,什麼叫「無有功德」?這是一句饒富禪機的答案;修行的最高境界是放下所有的念頭,包括善惡、功德、福報、因緣,是非想、非非想、無了、無悟、無究竟……,是與萬物合一的大清靜、大自在,是「清楚」、「明白」一切皆有相,一切皆無相,這個「清楚」、「明白」是根植於精進的修行,不斷修正自己累世積習,就像玫瑰花一瓣瓣地綻放,經過盛放、枯萎、落土,是無窮盡的循環,在循環中覺察生命存在的可貴,覺察因緣的可喜,覺察功德福報的可資糧,覺察念念遷流不過皆如浮光幻影,皆如朝露晨霧,瞬息萬變,在「無有功德」中立定修行腳跟,轉化修行因緣,無悲無喜亦無執,這是生命的法喜,也是宇宙的大樂。

        達賴喇嘛對《心經》咒語:「嗲雅他。嘎嗲嘎嗲。波羅嘎嗲。波羅僧嘎嗲。菩提娑哈。」的詮解是:「前進,前進,超越前進,完全超越前進,覺醒成就。」(《修行的第一堂課》頁186,2003年先覺出版社出版);同學們,這正是為師不斷強調修行的究竟歸止就是「精進」二字,只有在不斷精進地修正自己累世的積習中,才有機會見到生命本來具足的菩提智,才能見到修行灌溉後的菩提花,才能結出修行究竟的菩提果。明白嗎?唯有在精進修行中,生命的圓滿自在才可能得到真正的落實,即是《心經》強調的觀自在;「自在」是心緒的靜定,是努力修行後的放下,如果眼中只有修行,哪有「自己」與「他人」的分別,都是一體,無二無別,也是個體生命的極致發揮。但肉身存在的具足條件之一也正是累世所積的善、惡業,「眾業皆隨身」點明一個修行本根,就是修行必須深切檢討、反省這個今生擁有的肉身,在這個肉身中積聚了什麼樣的業力?導致什麼樣的積習?如果忽略此點,則所有的修行都可能落空;所謂的修行正是透過不斷返觀中,發現蒙蔽在純淨心性上的垢染,努力地將垢染除去,恢復心性原本的清靜自然。這個道理人人皆知,但難處在於我們如何發現自己的積習?如何明白修行的方向是否正確?同學們,此點也是為師面對修行時的困擾,因為積習既然是肉身存在的具足條件,自然不易覺察,不易導正;但為師亦以自身為例,明確地告訴大家,安心自在:如果,每天願意在夜闌人靜時自我反省,每天願意花一點時間閱讀,閱讀書本,閱讀他人生命的悲苦,閱讀自己生命的歡樂;靜思將心比心,靜思寬容慈悲,靜思我能別人未必能,靜思繁華中的虛名不過是生命的點綴,終將幻滅,靜思財富地位不過是福德資糧的展現,終應落實於修行,靜思生老病死、苦集滅道不過是修行的過程,「彼岸」不過是修行的圓滿,在無始無終、無憂無懼中,看清繁華真正落盡的地方,不過就在自己原始清靜的心性中,這是生命的大自在,也是宇宙自然的慈悲,更是修行的究竟安頓。同學們,說到底,就是我們自己應該真實面對的一顆心。心是一面鏡子,隨時反射我們因累世積習引起的無名,因貪嗔癡引動的妄念妄行,這是《心經》的主旨,這是「觀自在」的意義;自在就在心裡,自在就是修行的繁華落盡,自在就是萬物一體的真正意涵。哪裡有自己?哪裡有他人?哪裡有萬物?哪裡有一體?就是無心無念,就是清靜自然,這就是「自己」。

愚師與各位同學共勉!

自在應求不落相  凡往有相不自在
觀花觀魚觀自然  自然明白真自在
無爭無求須無相  落相當明業力故
修行導正累世因  無因無果真究竟
菩薩慈悲渡化苦  奈何癡愚冥頑眾
隨業隨轉何得智  順理操持須嚴謹
理在自心觀心念  心遭垢染不成理
若隨妄念落塵土  徒壞修行安自知
宇宙大化真究竟  尚需念念精進行
精進突破累世劫  方得心性原始貌
無塵無垢無污染  生命自在終圓成

禪修思考﹕

問題一﹕夜闌人靜時,思索一下,白天裡最讓自己不自在的人是誰?為什麼?請再進一步思索,如果這個人消失了,自己是否就自在呢?「這個人」引動自己哪一個不自在的部分?如果修行只能回返自心,要如何克服這個部分?

問題二﹕思索人與大自然的關係,如果人類只是宇宙的暫住者,地球上的資源也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對人類的修行應該有什麼提醒?「自利是利他的圓滿功果」,這個圓滿應該在哪裡?

何富雄 于 武禪書院  2003年2月

站內文章搜尋

loading...
Go to top